
欢迎来到新加坡团队带来的最新一期Labbrand Spotlight!我们致力于分享品牌和创新领域的独特见解,为您呈现我们的灵感来源、阅读感悟,以及优秀实践案例。
四月是地球月,也是反思人与环境关系的好时机。如今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旅行中越来越偏好选择“GreenHolidays”(绿色假期)。因此,在旅游酒店行业,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只是一种新兴潮流,更是品牌转型必须拥抱的核心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优秀的品牌案例,深入探讨酒店如何践行可持续,展现品牌实力与责任担当。
打造真正可持续的酒店的第一步是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的设计思路。比如最大化自然采光、用回收材料替代新资源、把倒下的树木变身为手工家具……这些做法不只是节约,更体现出品牌与保护环境的诚意。
经典案例:加拿大多伦多的 1 Hotel 使用倒伏树木手工打造特色家具
由 SH Hotels & Resorts 运营的奢华酒店品牌 1 Hotels,正是这一理念的典范。该品牌将可持续发展融入酒店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高效节能设计、节水系统及本土景观恢复工程,尽可能减少原材料使用,降低碳排放。例如,在夏威夷,他们与当地机构RE-use Hawai’i 合作,将144.6吨废弃家具和设备进行拆解再利用,而非简单地废弃处理。
此外,他们在布鲁克林酒店与当地艺术家合作,重新利用当地废旧材料;西好莱坞酒店的地毯则完全由回收海洋塑料制成,防止垃圾污染海洋;纳什维尔酒店的外墙覆盖了超过15万株植物,用以捕捉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支持生物多样性;而哈纳雷湾酒店则通过日光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环保不是靠“讲”,而是靠“做”。 只有通过真正践行材料的再利用,酒店品牌能有效避免“绿色漂洗”(greenwashing)的质疑,以具体行动证明自身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当一个品牌真正让可持续理念融入空间与体验中,客人也会被这种诚意打动,从而加强环保意识。
当酒店地处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中心时,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此时,利用先进的智慧科技实现节能减排,并通过创新供应链在工业环境中融入自然元素就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运用“亲生物设计”(Biophilic Designs)让建筑直接融入自然环境;发展闭环式“鱼菜共生”的水培农场;或是在屋顶打造都市农场,以实践“农场到餐桌”概念,降低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营造出城市中独特的生态景观。
经典案例:新加坡 PARKROYAL COLLECTION Marina Bay 酒店的花园生态与都市农场
作为新加坡首家主打“花园概念”的酒店,PARKROYAL COLLECTION Marina Bay 内部拥有超过2400棵植物与树木。客房内配备了动态感应器,在客人离开时自动关闭照明和空调,同时安装120块太阳能板提供能源支持。酒店还设置了客房内的净水系统,避免塑料瓶装水的浪费;并采用高效消化设备,将食物垃圾转化为液态,减少餐厨废弃物。
此外,酒店还拥有新加坡中央商务区规模最大的屋顶都市农场之一,种植超过60种蔬菜、香草和食用花卉,为酒店的餐厅、酒吧及水疗中心供应新鲜时令食材,最大程度提升食材的使用效率。
通过智能科技创新及供应链优化,酒店品牌不仅可以彰显其在环保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投入,更能够在城市环境中为宾客提供亲近自然的独特体验,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有时候,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众人拾柴。酒店与价值观一致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有助于在更广泛的业务层面上协同推进环保目标。这些合作可以涉及酒店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也能扩展至环境组织、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机构等外部机构。
经典案例:Six Senses Zil Payson 酒店的珊瑚生态修复计划(塞舌尔)
Six Senses Hotels Resorts Spas 始终坚持对自然环境的责任与关爱。在塞舌尔的酒店项目中,Six Senses 与当地两家非政府组织——Ramos Marine & Island Reserve 和 Nature Seychelles,以及塞舌尔国家公园管理局(SNPA)携手合作,启动珊瑚生态修复计划,致力于恢复 Félicité 岛周边海域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该项目建立了水下珊瑚培育设施,并移植了适应性强的珊瑚物种,加速生态恢复。
通过积极寻找与外界的合作机会,酒店品牌可以在环保、社会和生态多样性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战略联盟能帮助品牌更有效地践行真实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增强品牌的影响力与可信度。同时,通过合作伙伴进行传播推广,也将有效提高品牌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1知名度与影响力。
不少酒店在实现自身环保目标的同时,还主动为宾客提供参与环保的机会——通过举办各类可持续教育活动及丰富的绿色体验,让宾客的旅程更有意义。
酒店可以通过宣传环保新科技、鼓励宾客践行环保行动、奖励宾客参与环保计划等方式,带动他们在旅行之外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
经典案例:阿联酋华尔道夫酒店的“生态高尔夫球”活动
位于海滨的 Waldorf Astoria Ras Al Khaimah 酒店毗邻两个高尔夫球场。酒店特别为宾客提供“生态高尔夫球”,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酒店的环保行动。这种高尔夫球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当球落入水中后能自然分解为鱼类食物,帮助维护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此外,宾客还可以将生态高尔夫球带回社区,成为环保行动的倡导者。
积极与住店客人沟通并鼓励参与环保行动,有助于客人深入理解并认可酒店的绿色举措。这不仅能够激励他们在入住期间践行环保,更能让他们离开酒店后继续分享自身的环保体验,成为酒店品牌与环保理念的有效传播者,进一步强化品牌口碑。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注重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当酒店以保护自然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时,也会自然而然地鼓励宾客建立环保意识,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兴起的“微型屋运动”(Tiny House Movement)即体现了这种理念。这种小屋不仅出于经济原因,更反映了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关注——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来减少碳排放,倡导人们追求简约而有意义的生活。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独立小屋,鼓励宾客用更谨慎、更环保的态度享用有限的资源,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结。
经典案例:德国柏林的 Raus 可持续迷你小屋
德国品牌 Raus 在远离城市喧嚣、距离市中心约两小时车程的自然环境中,设立了一系列智能、环保的“离网”小屋,供宾客远离日常纷扰、慢享自然。这些小屋的淡水和能源供应均严格受限,鼓励宾客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
小屋以太阳能板提供电力,客人还可以自己使用提供的材料生火取暖。此外,品牌还提倡宾客采用共享汽车前往,以减少环境负担。小屋的建筑材料全部来自天然或回收资源,宽大的落地窗搭配极简的木质结构设计,让宾客充分沉浸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之中。
无论是微型屋还是其他酒店品牌,都可以汲取这种简约且具有环保意识的生活方式,进一步鼓励宾客与自然紧密互动、建立更健康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品牌担当起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桥梁,引领人们回归自然本真。
当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主流选择,酒店品牌也必须重新定义自己: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住宿服务,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者与实践者。节能降耗、减少食物浪费、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等措施均已成熟可行,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品牌还需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融入酒店的设施设计、商业运营、品牌定位以及客户体验之中。
品牌应通过积极透明的沟通方式,将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果与实际贡献清晰地展现给公众,彰显品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有效提升品牌的信誉与市场影响力。